从上周开始,北京中小学生陆续进入了期末考试时间。本学期期末是北京实施各学科改进意见,要求小学阶段禁止统考、统测后的首次期末考试。很多小学都在低年级改革了埋头答卷的传统方式,而是用“乐考”游戏取而代之。孩子们再也不用愁眉苦脸地准备期末考试,在游戏中考试,so easy!
□期末乐考
1、抽签选题
代表学校:史家小学
史家小学教学副校长陈凤伟介绍,学校一、二年级学生通过抽签选题、歌曲演唱、讲故事等创意表达的方式推行期末乐考。2、超市“购”题
代表学校:崇文小学
本学期末,崇文小学承担了所在东崇前学区崇文小学、新景小学、文汇小学、前门小学、回民实验小学、花市小学六所学校,共计52个班,2000余名学生的“乐考”任务。
3、考啥学生说了算
代表学校:灯市口小学
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(含东高房小学、北池子小学)今年是三校一、二年级学生一同参加乐考。学校突出学生做主的特点,不仅将学生喜欢的游戏方式用于乐考,还将学生设计的游戏融入乐考中。4、打分靠“点赞”
代表学校:门头沟东辛房小学
与城区的小学一样,门头沟的小学校长也在探索新的评价方式。东辛房小学首次在高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设计了“点赞单”,作为期末考试的一部分。5、大幅下调卷面分
代表学校:人大附小
今年期末考试,人大附小的学生们也经历着有学校特色的考试。学校一年级的学生继续采取闯关游戏的方式进行期末测试,二年级以上的年级则调整期末试卷的总分,除了语文总分为80分外,英语和数学的总分都是60分。此外,学校这几年还设有免考生“奖励”,综合成绩达到一定要求的学生不用进行期末考试。
6、家长当考官
代表学校:清华附小
1月13日,清华附小一年级的“小豆包”们经过4个月的学习,完成了人生第一次“期末考试”。今年,清华附小的一年级首次取消试卷考试,改为乐学嘉年华的方式进行。同时,家长也变身为“考官”,成为孩子们的过关老师。
7、没考好可复测
代表学校:史家小学分校
在期末乐考中,史家小学分校提出一项人性化的措施,对乐考表现不满意的学生,可申请参加复测。史家分校教学副校长汤亚宁表示,设置复测环节是为了减轻学生负担,提高他们的自信心,激发学生更大潜力。大约10%的学生申请复测,其中一半的孩子成绩已达优秀,希望更上一层楼。□教委做法
东城将建“乐考”题库
去年,北京市两次下发减负通知,对义务教育阶段考试测试进行规范。明确要严格控制义务教育学段的考试方式、科目和难度、次数。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接受采访时表示,学科改进中提到的取消统考、统测,是取消结果高利害应用的统考统测,指向的就是拿统考统测的结果作为升学的依据,或者是评价学生好坏的依据。李奕认为,如果有高利害的考试,老师就会反复给学生训练,取消高利害应用考试实际上是化解了一系列无用的考试。□家长说法
游戏考试不枯燥
杨女士的孩子在新景小学上学,今年二年级。一年级的时候孩子参加的是普通考试,二年级第一次期末考试听说采取乐考形式,杨女士表示,“心中还是很忐忑的,怕这种考试形式孩子因为陌生而考不好。”同学家长的微信群里面也都在热烈地讨论乐考的事情,有些家长认为,虽然是乐考,但是难度一点不亚于普通考试,更加考验孩子对知识的熟练程度、扎实程度和灵活运用。对比于普通考试,更加偏重于素质教育而远离应试教育。